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江干区积极推进劳动纠纷“云端”调解

江干区人力社保局  张吉明  2020-03-09 13:05

  “真是没想到啊!网络调解这么方便。”刚刚结束了劳动纠纷网络调解的张超不禁感叹,“原以为疫情不结束,我的钱也拿不到了。现在,悬在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咯!”
  今年2月2日,看到“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受理窗口暂停了现场接待”消息后,张超心里打起了鼓。2019年12月3日,他向江干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经过了2轮现场调解,还是没能和企业达成一致意见,一笔10余万元的工伤赔付款始终没有着落。
  就在2月18日,他接到了江干区劳动人事仲裁院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他做好第3次“线上”调解准备。这是该区主动运用互联网手段依法及时处理劳动纠纷,推出的“云端‘三全’调解”创新服务模式。

 延伸网络调解触角

  江干区为重点解决纠纷双方“不愿调”“调不好”等难题,动员全员参与网络调解。区劳动人事仲裁院院长周佳君说,“我们让书记员充当‘网络教员’,告知疫情期间当事人不便当面调解的实际情况,并在调解前1个工作日开展调解双方“试连线”,确保沟通无碍;此外,依托“三全”调解室,通过专职调解员、专职仲裁员开展“两轮+”网络调解,提高调解成效。”

织密网络调解脉络

  面对群众“网言网语是否作数”的疑虑,借鉴互联网法院庭审细则,拟定了仲裁案件网络庭审、调解规则和纪律。调前,积极推介网络调解新路径,明晰“时间亦是成本”理念,调动双方参调积极性。调中,安排人员保障软硬件畅通,全程录屏备查,同时,拟定网络调解规程,做细做实庭中告知,规范调解、庭审程序。调后,限时制作、加快寄送仲裁调解书、申请撤诉的仲裁决定书,提高调处效能。

提升网络调解温度

  江干区梳理涉重点疫区的7件案件,根据需求采取预约制调解,突破8小时工作时限,最大限度压缩权益保障时效,集中骨干力量优先进行网络调解。“我们开通绿色通道、绿色邮箱,定人定责不间断查看接收各类申请,并做好登记回复。”负责张超案的劳动人事仲裁院副院长张彬晨向记者介绍说,“张超就是1名湖北籍的务工者,而且也具备调解成功的基础。我们就瞄准争议关键点,找准突破口,通过大量事前准备,让网上调解快速高效。希望这次网络调解能帮助他走出困境。”
  今年2月2日以来,江干区已通过网络完成案前调解8起、仲裁审理13起,帮助劳动者维权金额达32.3万元,切实让劳动纠纷化解得“更畅通、无隔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