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战”都要赢、都要全胜的目标,江干区快速响应,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复产“用工难”出发,全面调动一切可及资源,创新行政资源、社会资源、个体人力资源“N共享”模式,加强企业用工保障。截至目前,全区企业总人数618641人,已复工601671人,到岗率97.3%。
“共享员工”,快速实现行业互剂
为解决线下餐饮、酒店等大量员工在家待岗,而在线生鲜电商送货骑手人手缺的问题,该区快速组织发动重点人力资源企业,开展富余劳动力行业互剂。如,浙江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厘清法律关系,指导合法用工,推出灵活用工“仝力平台”,提供“共享员工”服务3.5万人次,服务知名新零售业、配送业企业在内企业1800余家。“共享员工”模式,成功实现暂时赋闲员工和人手紧缺行业间的有效余缺调剂,不仅保障疫情期间的正常社会运转,也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效率做出积极探索。
“共享岗位”,精准开启用需对接
针对防疫物资企业生产力不足、缺工严重的情况,在1月31日为核酸检测仪生产企业安誉科技公司多渠道发出首份“紧急招募令”,并主动对接联系辖区远大生物等10家相关物资生产企业,组织推出360个志愿服务岗位,同时梳理在杭退役军人名单,定向推送到企业,作为志愿者为疫情防控缺工企业提供劳务服务。针对以往线下招聘流程复杂问题,组织力量连夜开发推“码上闪聘”小程序,开辟“2020江干区战‘疫’线上招聘会复工企业专场”、“江干区·三穗县‘疫’无返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等线上招聘会,实现用需双方无缝精准对接、直联直聘。目前,该小程序专场已上线报名企业345家、1145个岗位、11144人,上线求职人数5335人。
“共享通道”,携手保障员工返岗
面对辖区企业外省劳动力占比67%的用工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省际交通一时难以恢复的实际,将拉动老员工返杭返岗作为用工保障紧急要务。一方面,点对点向企业发送3000余条短信,发放3万余份用工需求和劳动关系指南,动态梳理滞留员工详细信息,组织四川、贵州、河南、安徽、江西、云南、陕西等地41批次1249人次搭乘复工免费专列、专机返杭复工,其中东西部劳务协作对口帮扶地贵州省三穗县和湖北省恩施市来杭务工人员263人。另一方面,及时出台包车返岗补贴、隔离补贴等政策,以街道为单元组织辖区企业以拼车、拼盘方式开展包车,并联系西湖、上城、余杭、钱塘新区等兄弟单位实行“通道共享”,促成9000余人返杭。同时,组建包车返岗人员接站服务专班,落实落地检疫,为深夜抵达员工、返程较长员工送上专用点心包。
“共享资源”,全面拓宽招聘渠道
及时摸清底数,集中力量前后开展综合性岗位、高层次人才岗位等三轮排摸,梳理出三批176家4713人、97家1890人、265家3615人的岗位需求。为提高招聘成效,在积极组织高频次、多渠道线上招聘会的同时,积极宣传“全省复工复产企业紧急用工需求发布平台”“杭州市复工企业紧缺岗位线上招聘会”等五大线上免费招聘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复工复产问答手册、《疫情期间招聘岗位发布渠道告知书》等载体,号召企业加大岗位信息自主发布力度。同时,发放《致全区人力资源机构的公开信》,出台奖励政策,号召发挥行业优势开展“战疫”公益招聘服务,利用其自有或合作平台,滚动发布区人力社保局推送的招聘岗位,安排人瑞人力、今元标矩等知名人力资源机构与紧急用工企业实行“一对一”专项招聘服务。
“共享空间”,多向延伸协作半径
以25万名参保职工为样本,以795家企业反馈的《用工情况登记表》为印证,准确分析辖区务工人员劳务输出前十省份和前十地市分布图,即时组建3支派驻外省用工保障工作组赴河南、安徽、江西,寻求建立用工协作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与安徽省亳州市、河南省新乡市、驻马店市、商丘市、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市等地签订协议,并联合人力资源企业开展驻点招聘。同时,通过协作洽谈,将岗位需求信息等推送到贵州、甘肃、河南、江西、湖北等五大劳务输出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