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萧山区着力抓好“三增一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萧山区人力社保局    2020-09-02 10:16

  今年以来,萧山区围绕创业提效、匹配提速、服务提档、帮扶提质“四提”,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三增一减”。7月起,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启动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推出高校毕业生见习训练、未就业萧山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大学生(留学生)创业企业培训等8项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已招引2020届高校毕业生来萧就业6427名。

创业提效,增加就业蓄容量

  1.扶持体系提质增效。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2项项目资助+房租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扶持+发展再扶持”的“2+4”创业扶持政策,吸引大学生来萧创业创新。今年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36万元,带动就业663人,列入上半年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计划的项目50个。同时,拟定《创想未来·萧山区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将实现人才补助力度再增加、扶持范围再扩大、补贴时长再延长。
  2.孵化平台扩面增量。打造一批大学生创业园、青创社区等,提供“政策宣传+创业培训+资质对接+业务代办”等人才创业创新“一站式”服务。全区已建成杭州湾智慧谷、杭州湾信息港等大学生创业园,园区对大创企业孵化率最高已达92%。目前正聚力打造“有牛公社”青创社区,总规划面积约4000㎡,入驻企业14家。截至8月底,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05家,全区累计已有大学生创业企业925家,带动就业3967人。

 匹配提速,增加求职通达度

  1.拓宽双向直达快车道。打造求职“空中走廊”,强化毕业生招聘省市区“三级联动”,区内3900余家企业向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岗位7.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9600余人次。先后举办“云聘会”37场次,通过AI算法智能荐岗,双向对接更高效。第一时间恢复现场招聘会,13期招聘会累计推出岗位6980余个。实施“直通车式”政校企对接,在原有26家对接高校的基础上,今年新与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建立联络机制,及时共享毕业生就业信息、岗位需求信息。今年,“硕博专列”驶进湖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21所国内知名高校,已招引应届毕业生500余人。
  2.加固就业见习缓冲带。围绕“做大盘子、做实底子、做强牌子”的思路,发挥就业见习对大学生就业的“缓冲带、助力器”功能,实现建成一批优质基地、吸纳一批见习员工、实现一批稳定就业。今年新增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等见习基地3家,累计拥有基地134家,314名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训练,其中一批优质基地已形成较好的吸引力和就业转化率,如,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吸纳66人参加见习训练,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今年从见习学员中招录34人,留用率超90%。

服务提档,增强归萧幸福感

  1.建起“一窗一员”。设立线下人才服务专窗,编制《萧山区人才服务事项标准化服务指南》,发布实施59项人才政策、生产、生活“服务清单”,以标准化的流程办理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各类服务事项。抽调87名干部组建“人才代办员”队伍,对重点企业、重点人才建立“一企一档”、“一人一档”,代办员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定期调研等多种形式,为人才宣传政策、破解难题、代办事项。
  2.推广“一网一码”。加快“亲清在线”平台的推广应用,实现萧山区“金梧桐”中高级人才生活津贴等3项人才政策在线“秒速”兑现。目前,已通过平台发放各类人才津补贴1041万元,惠及1339人。面向应届大学生推广人才码2.0(大学生青荷码),归集双创服务、政策服务、生活服务、缤纷活动、全科服务等5大类服务,覆盖大学生创业创新各环节,实现大学生领码“一次申报”、服务“一码归集”、政策兑现“一键直达”。

帮扶提质,减少未就业存量

  1.强化兜底保障。向高校毕业生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等,鼓励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灵活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目前,已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6.13万元,小微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151万元,带动就业192人。
  2.实施靶向帮扶。将萧山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实名制管理,“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实施靶向式就业帮扶,提供“发放1份政策清单、提供1本服务手册、开展1次职业指导、提供1次政策咨询、制定1份就业计划、开展1期创业培训”等“六个一”服务,先后提供不少于3次岗位推介,目前已有443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