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送技上门解难题,深化服务零距离

杭州市人才服务中心  金敬栋  2020-09-07 10:08

  根据市委关于常态化开展“助万企、帮万户”活动的要求部署,杭州市人力社保局驻所前镇联合党支部认真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道”的活动要求。日前,杭州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钱斌带领市人社局驻所前镇联合党支部成员,与农业专家及所前镇政府进行了农业培训交流座谈,对接农业培训指导活动,并就如何加强“双万”活动常态化进行交流。

  所前镇是萧山重要茶果产区,素有“茶果之乡”的美誉,山林亩均产值多年位居杭州市前列。特别是杨梅和茶叶历史悠久,品质出众,“杜家杨梅”和“十八村”龙井闻名遐迩,萧山杜家杨梅节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农业盛典,所前茶叶年销售额就超过3个亿,是带动当地百姓就业、致富的支柱产业。但当地对杨梅和茶叶的管理总体上仍未摆脱传统的粗放形式,管理技能和管理理念滞后,还停留在原生态的“靠天吃饭”模式下,如何更有效的管好树,保住量,抗风险,提品质,已成为缠绕在村民心中的头等大事。

  村民的心头大事,便是服务小分队的心头大事。市人力社保局驻所前镇联合党支部成员学习贯彻“助万企、帮万户”活动联合党支部负责人座谈会精神,努力担当“三员”职责,展现“头雁”风采,紧紧围绕村民对先进农业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的迫切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农业专家一线对口培训指导,让更多优秀的农业技术经验下乡进村,为村民送上“金扁担”,深化服务“零距离”。

  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杨梅专老师肯定了所前镇杜家杨梅的优良品质和良好口碑,向大家介绍了大棚技术、良种选育、采果保鲜、果实加工等先进技术理念,重点聚焦果农最为关心的杨梅树产前、产中、产后管理策略,为大家讲解了杨梅良种健康环境、应对极端气候护理、三疏一改技术以及秋季孕育花芽护理等管理知识。

  来自杭州市农科院的茶叶专老师结合西湖龙井茶树生长规律,从茶树修剪、肥培耕作管理、病虫草害防控和茶树旱热害防治等几大方面,系统性讲授了西湖龙井茶的周年管理方法,还专门送给每位现场听众自己撰述的西湖龙井茶树栽培著作配合讲解,讲学结合加深理解。两位专家直面村民常见的理解误区和管理空白,把操作步骤、实用技巧、注意事项和改进建议放在首位,全场干货满满,实际操作性、接受度和代入感非常强,不少村民听了恍然大悟,大呼过瘾。

  讲课结束后,热情的听众围住专家不住地请教,讲得急了,还用纸边写边讲,村民排着队拍下专家的手稿,记下联系方式,还要现场组建讨论小组,拉专家进群。“老师的名气很大,能来一次不容易,我这些年想不通的难题,这一下就给我解决了,再弄心里就有底了,你说好不好!”一位解了燃眉之急的老伯眉飞色舞地表示。

  群众的肯定是最大的鼓励,所前镇与联合党支部将以本次农业培训指导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搭建村级农业服务站,组建培养经验丰富,先飞先试的农业指导队,以先飞带后飞,加快推广实施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持续推动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常态化,在一线的田间地头刮起“科技风”,播下“科技种”,让更多乡村享受到科技兴农的甜头。

   聚焦难点痛点,解决所急所盼,是推进“双万”活动常态化开展的核心焦点。杭州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钱斌在农业专家培训交流座谈上表示,要以多服务,少添负,办实事的标准,加强联动交流,保障活动开展。下一步,联合党支部将继续结合自身工作特色特长,引入优质平台资源,找到更多的活动开展立足点,用心融入、用情服务、用力破难,使常态化服务真正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踏踏实实做成几件让基层干部群众“竖大拇指”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