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你能想象身在职场的各种“囧”境吗?
比如入职一家新办单位,新接手人事活儿,却连给员工办社保还不会,懵了;比如7月离职了,8月入职新单位,莫名发现社保居然没接上,断了;再比如10月要退休,到龄却发现材料不齐该退退不了,急了……
职场虽不易,社保智办来帮您。
2021年,杭州社保正式启动“寻人找事”计划,揽下了一堆“智慧”活儿,名曰“社保智办”。如今,乘上数字化改革的春风,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杭州社保的飞翔之梦正在启航。
为民办事,民意为先
听民意,才能解民忧。
2021年,“数字化改革”成为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总抓手,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快速响应,制定实施《杭州市人社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8月,2021年杭州市人社系统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公布,打造“数智社保”成为2021年杭州市社保重点工作。
杭州市社保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群众需求,积极开启社保“寻人找事”计划,多渠道全面梳理社保经办服务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明确数字化改革的方向。
2021年,杭州社保抽取分析了杭州信访12345和“浙里办”交办的16520余条信访咨询事项、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交办的81条社会评价意见、杭州“社保易窗”受理的29万余条咨询事项,以及“厅局处长走流程”开展情况提炼的群众办事、业务协同的痛难点52个,从参保对象、业务类别上,分析提炼问题,确立改革靶向。通过需求分析,新办企业参保、退休事项办理、参保信息变更、社保转移查询等,被确定为需求中的高频事项,不了解社保办理、不清楚咨询途径、不知道去哪里办等相关服务需求,将通过社保数字化改革得到解决。
为民办事,创新为要
解民忧,重在谋创新。
2021年,浙江省创新项目杭州“社保易窗”智能服务平台平稳运行。然而如何从创新点出发,由“点”及“面”,把社保数字化改革的“蛋糕”做大,把群众的社保事儿办得更好?这成为杭州社保重点思考的问题。
2021年,杭州社保围绕数字化改革目标任务,着眼于经办难题,着力于体系构建,统筹规划“1+3+N”的社保智办服务体系建设。“1”是社保智办的核心“智中台”,“3”是网办渠道、线上“社保易窗”、线下窗口等各类社保经办渠道,“N”是利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实现的各种场景应用。根据建设思路,社保智办服务体系将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构建“大场景、小切口、快应用”的推进模式,解决经办服务难题,同步开展治理端顶层规划设计,建立社保经办管理服务全流程监控预警。
为民办事,务实为本
谋创新,贵在求实效。
智办服务体系的“N”个场景应用,基于各类经办服务难题精准打造。目前,“新办企业参保信息云上达”、“参保变动智能提醒”、“退休全事项智办预警”、“关系转移接续可查可视”等多个场景已经实现应用功能。
针对新办企业开发的场景“新办企业参保信息云上达”,在企业实现社保无感开户时,同步建立事项办理闭环管理,通过智办方式主动推送社保信息,方便企业及时获知经办情况,了解经办途径,为新办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事项服务,推动了营商环境再优化。截至11月底,杭州市区所有新办企业均已实现信息推送,累计推送开户信息20335条、职工首次参保成功信息5661条、职工新增报错AI外呼电话269个,服务单位8000余家。
针对企业职工开发的“参保变动智能提醒”场景,根据参停保业务办理反馈,对职工个人建立闭环管理,及时告知停保情况,主动推送办理结果、政策咨询、权益维护等信息,有效避免了因单位申报停保时间错误,导致职工社保权益受影响的情况。目前,该场景已实现杭州市区本地户籍停保人员信息触达,累计推送短信30余万条。
针对退休到龄人员开发的”退休全事项智办预警”场景,对参保单位、参保个人、经办机构三种对象设置 不同提醒内容,提前3个月主动推送到龄提醒、核对缴费、政策咨询等信息,确保到龄人员按时足额享受待遇。截至目前,杭州社保累计无感处理参保数据713人,提醒单位1876家,涉及参保人员12743人。
此外,杭州社保智办还实现了“关系转移接续全流程可视化”,参保人员打开手机,社保转移到哪儿了,轻松可视、一目了然,就像查快递一样方便!下一步,杭州社保将着力构建社保全生命周期智办服务体系,在场景推广使用中,实现功能更完善、范围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