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杭人社提〔2021〕83号
农工党杭州市委会:
贵委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探索建立海外引才引智创新载体 加快培育杭州科技赋能增长极》(230号提案)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海外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智力源泉和宝贵资源,海外创新载体是海外人才创业创新的源点。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政策、载体、平台、宣传、服务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良好的海外人才来杭创新创业生态。贵委积极发挥界别优势和专业特长,紧紧围绕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敏锐地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点,以海外引才引智创新载体为主题开展深入调研,提出了《探索建立海外引才引智创新载体 加快培育杭州科技赋能增长极》的提案,在肯定我市多举措吸纳招引海外创新载体及人才成果的同时,详细梳理分析了我市与北上广深等先进地区的差距和短板,并从政策、制度、宣传、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专业、前瞻、务实的意见和建议,问题看得准,建议针对性强,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开阔的思路,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一、关于优化海外驻点设置,强化“面对面”高新招引服务成效的建议
我市通过出台实施“人才新政27条”“人才若干意见22条”“人才国际化意见”“人才生态37条”及其补充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强化对人才国际化的整体谋划部署,支持建立海外“人才飞地”,积极为包括海外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保持人才政策创新的先发优势。在海外驻点设置方面,于2012年在美国硅谷设立杭州市驻美国硅谷招才引智工作站,派员常驻,深入挖掘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吸引人才项目来杭发展;于2018年由市科委会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定下属全资国有企业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杭州和达高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集合海外资源,在美国硅谷地区设立杭州硅谷协同创新中心,首创“海外创业投资孵化+跨境对接服务”招才引智模式;目前共计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设立了10家杭州市首批海外人才工作站,并依托市、区相关产业发展集团、企业及海外资源,在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家设立了硅谷钱塘中心、中以银创孵化中心、澳洲贝壳社孵化器、浙江金蛋科技乌克兰创新中心等6家杭州市首批海外人才孵化中心。
当前,受中美摩擦频生以及疫情防控影响,海外人才工作站、海外人才孵化中心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短期之内将会减少以政府名义开展海外工作站的设立和推进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创新人才密集区布局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加大科研合作力度,探索设立一批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海外研发机构,延展海外人才招引触角。同时,支持现有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海外人才孵化中心等海外载体发展,鼓励国资企业杭州高投科技有限公司等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实施点对点、精准化、常态化的海外孵化、引才服务。
二、关于创新推广载体设计,扩大“点到面”城市发展影响力范围的建议
我市在加强城市宣传推广方面,积极注重外宣媒体矩阵建设。依托杭州“外宣厨房”,推出英语广播电视节目、英文门户网站、英文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等外宣阵地,构建了“1+N”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全天候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世界展示新时代杭州形象。遴选、命名杭州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中心、泰中罗勇工业园、美国硅谷钱塘中心等杭州首批5个海外交流基地,推动杭州走出去。命名杭州首批12个对外交流人文体验点,重点服务在杭常住外籍人士、临时来杭外籍人士和各类涉外参访团。组织“感知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长三角行”媒体代表团来杭采访活动。借力新华社全球通讯社、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英国《泰晤士报》及其官网和Facebook等国内外媒体,将健康码、杭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文博会等内容通过多种语言在欧美和亚太地区10余个国家发布,分别被50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官网转载,每篇稿件覆盖读者上亿人次。
下一步,我市将树立外宣工作一盘棋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大外宣格局,持续完善1+N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推出“第三只眼看杭州”国际传播项目,邀请外籍主持人来杭进行沉浸式采访,讲述杭州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成果经验。组织“当代马可·波罗打卡杭州”等活动,培育国际传播使者,以外国人的视角讲好杭州故事。继续发挥杭州对外人文交流体验点和杭州海外交流基地作用,推动杭州文化走出去。加强同中央、上海和省级涉外媒体,以及香港主流媒体合作,借船出海,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三、关于加码平台吸纳支持,提升“点对点”院所载体服务动能的建议
我市积极引进、建立了一批海内外各类高端创新平台。如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等世界知名科学家发起筹建的新型民办研究性大学西湖大学,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举办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通过引育“国际化、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构建开放、共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建的中法航空大学,预计到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为世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一流航空人才,提升我国在民航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能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发挥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法航空大学、阿里达摩院等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各类社会主体作用,支持设立具有杭州辨识度和行业影响力的产业人才大奖,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举办2050大会、梦溪论坛、云栖大会等全球顶尖学术(人才)活动,积极争取国际高端论坛、人才赛会等永久性落户,打造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提升院所载体服务动能。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