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杭州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行政奖励,杭州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服务中心获集体嘉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市职建中心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这一工作主线,坚持服务民生,积极保障就业,以实干彰显担当,为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贡献职建力量。
一年来,赋能数字化改革,打造首个政府主导职业培训线上平台。主动揭榜挂帅省人社厅“工匠学堂之线上培训”应用并完成项目开发(https://zj.wozhipei.com/home),打造首个政府主导职业培训线上平台,支持鼓励劳动者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新职业新业态,开辟“数字技能”专区,上线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区块链工程技术等10余门课程,更好服务从业人员。截至2021年12月,平台入驻课程资源方17家,接入课程220门,参训人数7042人。
一年来,抓好杭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贯彻实施,打好2021年度收官攻坚战。按照《杭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深入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积极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创新开展项目制培训,深化提升创业培训,推动支持行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实施以来,培训对象得到扩大、培训类别得到增加、培训模式实现创新、培训补贴得以提高、申报流程优化缩减、培训监督切实加强。2019年-2021年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累计培训超50万人次。
一年来,积极拓展线上培训,助力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面对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半停工停产现状,抓好《关于做好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的落实,鼓励倡导企业开展线上培训,按标准规定落实培训补贴。2021春节期间,结合“迎新春稳岗留工送培训”专项行动,面向社会推荐58家线上培训平台,提供24小时“不断线”服务,实现“留岗一人,培训一人”,最大限度支持企业留工留人,为后续复工复产所需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和智力支撑。2021年,35家企业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培训,组织培训6792人。
一年来,全面推进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努力打造改革“杭州样板”。大力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积极指导技工院校组织开展认定,提升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职业等级。2021年,244家机构完成备案,实现全市全域覆盖,备案职业涉及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开展认定了互联网营销师、汽车维修工等147个职业,认定等级涵盖初级至高级技师,打通技能人才成长路径。编制《杭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要点》和《杭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规范》,规范了业务流程,加大了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市级一类、二类竞赛50场,带动岗位练兵超11万人次。
一年来,深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丰富“匠心如琢 百年传承”品牌内涵。截至2021年12月,我市已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家,省级48家、市级180家、区(县、市)级473家,工作室累计带徒1.2万余人,组织对内培训12.7万余人次,其中培养高技能人才4万余人,完成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37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42亿元。2021年新认定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5家、荣誉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推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结合建党百年,专题推出“匠心如琢,百年传承——致敬技能大师”特别策划,用100天的时间讲述100位技能大师的匠心故事,首次发布技能大师工作宣传片,挂牌“小小技能师实践营”,营造“崇尚技能,致敬大师”良好社会氛围。
一年来,夯实市公共实训基地主体作用,优化完善“1+15”体系建设。2021年,市公共实训基地承办了省、市两级“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举行了2021杭州市工业系统“926工匠杯”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推进实训预约系统业务模块升级改造。虽然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全年实训学员仍保持在20万人‧次‧天的稳定水平。15家分基地组织实训16.6万人‧次‧天,带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萧山技师学院等分基地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和竞赛相关工作。
一年来,扎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保障专技新干线运维安全。2021年,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办学优势,圆满承办了市委组织部委托的西部人才专项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创新创业培训等32个培训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干线运维服务,注册学员累计38万余人,2021年日均活跃数4500人,最高日活跃数1.1万余人。
荣誉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市职建中心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全力推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推进职业能力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为我市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