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人社提〔2023〕88号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议》(605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总工会会办,现答复如下: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我局始终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通过多元化拓宽评价渠道,多层级提供评价供给,全方位拓展评价领域,全流程加强监管服务,加快形成科学规范、支撑有力、保障到位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我市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技能支撑。
一、关于“做好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培育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主体”的建议
一是紧跟制度变革培育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主体。发挥企业已有培训评价技术优势和组织优势,依托设在企业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等组织开展评价工作。鼓励备案企业申请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其它中小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评价服务。深化产教融合、企校合作,支持企业为院校学生提供人才评价服务,引导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截至2022年底,我市备案自主评价企业565家。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培养评价主体作用和引领作用,力争年底全市新增300家以上自主评价企业。
二是紧跟产业变革组织新职业社评组织遴选。按照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定位,我局在今年5月开展的新职业社评组织遴选工作中,遴选人工智能训练师、商务数据分析师、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互联网营销师、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数字经济新职业,指导阿里巴巴、新华三、华为等行业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最终,华为 (杭州) 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腾讯魔乐软件有限公司、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入选。下一步,将以此为抓手,支持相关单位开展“一试双证”试点,即考生通过一次考核合格,获得企业(行业)认证证书和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是紧跟发展需求加快开展社评机构提等级增工种。第一批社评组织遴选备案39家,第二批社评组织遴选备案41家。目前,我局结合产业发展导向和技能等级认定需求,积极开展原有社评组织和技工院校的增加职业(工种)、提升等级工作,旨在将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引导评价主体积极开展数字经济产业相关职业(工作)认定,促进产业融合,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关于“高效应用人才评价结果,促进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与激励有效衔接”的建议
2022年9月 ,我局会同市总工会、市企联、市工商业联制定印发了《杭州市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积极推动技能评价结果与技能人才薪酬待遇衔接匹配。充分发动区、县(市)和乡镇(街道)作用,引导鼓励企业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并选择顾家集团、恒逸集团等企业做试点、做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2023年3月24日,我市人社部门联合市区、工会、企业、高校等部门(单位),召开以“和谐同行,以技提薪,共建共富,共享美好”为主题的杭州市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工作推进暨经验分享会,通过试点代表经验分享、聘任“杭州市企业薪酬分配指导师”,进一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本企业特点的技术工人薪酬分配体系,强化技能人才评价结果正向激励作用。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省人力社保厅有关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以技提薪”目标要求,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指引》文件的宣传推广。充分发动区、县(市)和乡镇(街道),立足本地区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不断提升文件的知晓度、影响力,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工作中来。二是选树一批示范引领企业样板。扩大示范企业选树范围,精选汇编案例,通过举办示范班、组织宣讲会、连载刊发案例等方式,供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参考适用,提升对企业技术工人薪酬分配的指导实效。三是做好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发布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充分发挥企业薪酬调查手册对指导企业合理确定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发挥市场在工资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技术工人有序流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通过不懈努力,真正形成“以技提薪”让“技高者多得”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完善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监管体系,强化质量监督”的建议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按照技能人才评价监管要求梳理业务流程,出台《杭州市职业技能竞赛操作指南》、《杭州市技能人才评价动态监管和风险研判处置工作方案》,拟出台《杭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遴选工作规范》、《杭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操作指南》,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
二是充实监管力量。抓好外部质量督导员和内部质量督导员的遴选、培训、聘用等工作。选派25人参加浙江省技能人才评价管理人员暨质量督导人员培训班,充实外部质量督导员队伍。制定2023年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内部质量督导员培训方案,依托杭州市9家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培养基地,计划今年10月份前对全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从事内部质量督导的工作人员开展普训。
三是健全监管方式。综合采用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定期评估、年度考核等方法,健全监督管理。派遣外部督导,对日常技能等级认定、技能竞赛、专项能力考核进行监督管理;通过数字化手段探索实现实时远程监控督导;创新引入飞行检查,积极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对评价机构进行现场监督、视频回看、满意度回访等督查工作。
四是加强日常管理。拟定并下发《杭州市技能人才评价监督管理月报表》,及时掌握各区、县(市)人力社保部门、评价机构落实上级监管工作要求和规范开展评价活动等情况。建立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和会商研讨机制,及时研究重要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对2022年全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试点到期评估中被评为基本合格的和专项督查(试卷)中出现问题被暂停评价的机构,加大外督派遣频次。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评价机构实施重点监管,对部分重点评价机构、重点评价等级的评价工作做到重点抽查。开发外部质量督导员委派系统,减少人为影响,确保质量督导员派遣时更加公平公正。
此外,我市还通过财政补贴、政策赋能、选树典型等保障激励举措,全力营造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环境。一是加大补贴支持。2023年3月,我局制定出台《杭州市职业培训补贴(资助)实施办法》《杭州市职业培训定点机构管理办法》,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职业培训(鉴定)补贴。其中,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五级 1000 元、四级 1500 元、三级 2000 元、二级 2500 元、一级 3000 元,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补贴标准为 800 元。二是树立工作导向。市总工会制定出台2023年度杭州市新时代技能人才培训和奖励工作的措施办法,引导树立“以技提薪”的工作导向,切实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吸引力。三是加强表彰激励。我局持续深化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做好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工作,择优推荐省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不断擦亮“匠心如琢”技能人才工作品牌。市总工会制定出台《“杭州工匠”认定工作管理办法(暂行)》《劳模工匠疗休养管理办法》《省部级劳模专项资金发放管理办法》,做好新一届杭州工匠认定发布工作,大力宣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先进典型,通过讲好我市新时代劳模故事、工匠故事,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推动我市技能人才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