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建议提案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366号提案的答复

市人力社保局    2021-07-14 15:54

杭人社提〔2021〕76号

赖苇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抓好稳就业工作的建议》(366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市直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将稳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使命担当,全力以赴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逆势而上,全市就业态势稳定向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9.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42%的低位运行。

  一、实施百亿资金援企稳岗行动。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保企业就是保就业,稳企业就是稳信心。疫情发生以来,市直相关部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帮助企业发展。市人力社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落实援企惠企各项政策举措,为39.7万户单位减免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306.43亿元,为16.48万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8.8亿元,为3.7万名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366.19万元,继续执行降低社保费率政策累计减收40.5亿元,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12.71亿元。市发改委会同税务等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等,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市商务局充分发挥亲清平台政策兑现“快、易、准”的优势,全面落实“商贸补贴政策”的资金兑付工作,全市共向6.2万余家小微商贸服务企业兑付资金近2.16亿元。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旅游行业共渡难关的补充意见》,指导帮助旅游行业设立纾困资金、加快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工作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游企业现金流,稳定了企业员工。市市场监管局根据财政部下达新增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其中部分“两直”资金用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的决策部署,出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直”补助工作指导意见,使用“亲清在线”平台打造申报、核查、兑付的完整闭环,2020年共兑付补助资金11.04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15.2万户。

  二、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出台“复工八条”,开通全国首趟复工专列、湖北恩施扶贫专车,接返6.3万余名省外务工人员;推出杭州市复工企业紧缺岗位线上招聘会,搭建市、区两级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平台,共为1909家企业调剂员工2.5万余人;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844场,推出岗位148.27万个;95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企业25万家次、成功匹配近10万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作用,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返还失业保险费政策。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4月30日。疫情响应期间,对市区企业招用市区以外户籍人员初次在市区就业,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用工补贴。其他市直部门也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

  三、精准施策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升级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全年发放补贴12.8万人、17.97亿元,全市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3.6万人,同比增加106%;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13.11万人,同比增加48.9%,政策虹吸效应明显。开展就业援助精准服务,组织私人定制服务周、重点对象公益周等活动,打造全方位、精细化的就业援助服务工作模式。深化黔东南州、恩施州劳务协作,两地在杭新增就业2831人,完成目标任务数的283.1%,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3次宣传杭州经验。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陪跑基金会三年行动计划”,调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出台可申请延期还款、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企业的招用重点人员比例、平台就业人员贷款贴息等新政,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29笔、共7.01亿元,贴息2191万元。精心组织国际众创大会、“创业马拉松”和“结对淳安·创业助跑”等创业活动,众创氛围更加浓厚。

  四、鼓励和支持新经济灵活就业。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新业态新经济发展的部署,同时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探索。出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双创日”,着力优化大学生双创生态圈,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2020年35岁以下大学生新创办企业3594家、带动就业1.5万人。将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直播带货等自由职业纳入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岗位(工种)目录,探索实施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多次开展对网络直播、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的约谈和调研活动,听取各利益相关方、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加强与市场监管、工信、邮政等主管部门的协调联动,根据新业态发展新特点,从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力保障各方权益、明确各方责任等多维度充分论证,强化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

  经多部门共同努力,我市市场主体得到了恢复和稳定,创新创业活力得到激发。2021年一季度全市新设各类市场主体5.88万户,同比增长48.34%。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市场主体143.89万户,同比增长9.74%。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业和文体娱乐业逐步恢复生机,2021年一季度全市新设住宿餐饮业企业524户,同比增长82.58%;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1939户,同比增长83.79%。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数字化改革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稳保就业工作主线,全力稳定扩大就业,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高质量建设“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作出积极贡献。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