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建议提案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366号提案的答复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07-07 09:28

杭人社提〔2023〕84号

  你们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366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会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由于平台的用工形式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相对灵活,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难以与企业直接确认劳动关系,正如建议中提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存在去合同化、松散式管理等特征,对约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存在较大隐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托互联网平台往往以单取酬、不与平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导致社会保险和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等。针对上述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已高度重视,正在认真加以研究并逐步解决。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要求,我局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已经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举措。

  一、加强部门协同,明确监管职责。根据杭州市外卖快递网约车风险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依法规范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及相关用人主体的劳动用工行为,并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依法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加强劳动争议办案指导,根据用工事实认定平台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系,依法依规处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案件。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网约车、餐饮外卖、快递物流行业的规范管理工作;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平台企业及合作用工企业的日常监管,建立起平台企业及合作用工企业用工情况报告制度,及时约谈、警示、查处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平台企业及合作用工企业,加强预警调处,落实政策措施,从政策制度层面和机制建立上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解决。

  二、坚持综合施策,畅通参保渠道。为填补我市在新业态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领域的政策空白,提供优质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2022年5月,在国家、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我局会同市发改委等10部门制定出台了《杭州市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试行)》(杭人社发〔2022〕26号),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落实公平就业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政策作出规定。尤其是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就业地进行就业登记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取消了户籍的限制,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畅通了参保的渠道,有效解决了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同时,我局还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制定出台了《部分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转发浙江省邮政管理局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基层快递网点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政策制度层面解决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伤害保障问题。截至今年4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部分特定人员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12656人。

  三、注重建章立制,保障合法权益。为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目前在网约车、快递、外卖送餐等新就业群体比较集中的行业,我市各行业监管部门基本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管理意见。市交通运输局严格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司机超时劳动和疲劳驾驶、畅通司机利益诉求渠道。市邮政管理局开展快递末端派费备案工作,督促企业保持合理末端派费水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我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在全国率先立法,联合市商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制定出台《杭州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市政府令2023年第338号),对网络餐饮外卖配送全链条以及网约配送员权益保护予以规范。市公安局及交通警察局以交通安全为切入点,不断加强行业规范管理,突出以全市网约车平台企业、外卖平台企业为重点,指导平台企业强化交通安全宣教,落实隐患风险管控,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切实维护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全市宣教网约车司机105.1万人次,外卖骑手17.9万人次。

  四、强化管理服务,提升职业认同。针对提案中提出的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大力推进新业态工会组建工作的建议,市总工会在健全完善平台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协商机制方面,聚焦新业态领域重点企业和头部企业,加强摸排调查,对符合建会的重点企业、头部企业做到应建尽建。深入推进“兜底建”工作,推广在“爱心驿家”等服务阵地上建立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组建模式。积极探索在网络直播平台、网文作家、产业链供应链等群体、领域实现工会组建新突破。每年部署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以产业技术工人、新业态劳动者为重点群体,以全面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为着力点和落脚点,以“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为关键突破口,探索推动新业态领域企业(行业)与工会、劳动者开展工资专项集体协商(“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或“能级工资”集体合同,全面推进协商协调促和谐工程,引导企业和职工树立“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有难题共同解决、有成果共同分享”的协商理念,努力促进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工作格局。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合力共推,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更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助企服务大走访、大调研,加强对新业态行业、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立法的研究,积极向省人力社保厅、国家人社部反映新业态劳动者的合理诉求以及基层法治实践中的难点痛点,努力赋予新业态劳动者在平等就业、工资保障、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确保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二是加强协同治理。紧扣我市实际,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协同推进国家和省、市有关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的落地落实。加强与公安、建设、发改等行业部门的联动,综合运用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移送公安机关、信用惩戒等手段,依法打击新就业形态领域欠薪等违法行为。

  三是优化经办服务。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平台企业为相关从业人员单险种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加强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护。鼓励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规范经办流程,为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经办服务,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