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杭人社提〔2023〕97号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海归人才创业创新环境的建议》(162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始终坚持全球视野,实施全链条引才、全要素保障、全方位生态环境打造,坚定不移地加大海外引才力度,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海外引才机制,深入开展我市人才工作大调研,梳理制约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问题,围绕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全环节,系统提出目标、工作、政策、评价“四大体系”21项重点任务,强政策、搭平台、办活动、优服务,持续优化人才生态。
一、关于面向海归人才的政策体系
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人才国际化意见”“人才生态37条”,创新提出“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等政策,2022年进一步出台了“创新创业新天堂实施意见”,持续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实现了对海归人才的分层分类政策支持。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已有国家省级重大人才工程、海外引智项目资助等引育体系;对于一般海归人才,既有以杭向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的培育体系,又有以博士后生活补贴、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租房补贴为主的留学生来杭保障体系,不断激发青年英才创新创业活力,助力大学生、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积极发挥市场化引才作用,先后出台引荐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奖励办法、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施细则等,鼓励中介机构、引荐人大力引荐包括海外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对符合条件的给予不高于30万元的引才奖励。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持续抓好政策落实。一方面,加大海外宣传和引才力度。持续发挥海外人才联络处、海外人才使者、海外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的宣传引荐作用,积极开展赴海外招才引智工作,加强与海外知名大学、高科技企业交流合作和技术转化,强化赛会“以才引才”的成效,推荐更多优质海归人才来杭创新创业。推进创业园区转型升级,持续增设留学人员创业园,打通各留创园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化整合相关资源和要素,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融合,提升人才平台能级,形成平台聚人才、人才促发展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积极抓好人才政策落实。高效审核高层次人才,联合各部门,确保企业享受F类紧缺实用人才政策落到实处,为企业引进海外人才增强底气和吸引力;认真分析海外人才“引育留”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政策引导,确保人才工作支撑我市重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努力将更多领域相关行业纳入《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形成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加强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拟授权认定企业人才重点领域,规范认定一批标杆企业、领军企业、示范企业,打好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基础。
二、关于建立需求导向的投融资支撑模式
我市拥有全国首支以“海归人才创业”为主题的风险投资基金“海邦基金”,目前已投资项目超125个,已投金额超45亿元。建立了“人才贷+人才险+人才保+人才投”相互补充的多元融资体系,制定出台《杭州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支持成立省融资担保公司人才科创担保分公司,着力为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搭建了杭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入驻各类金融机构92家,为企业提供融资撮合、信用服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组建了一支涵盖银行、保险、证券、股权投资、担保、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律所、会所等多个行业的金融顾问团(350余人),为企业提供金融规划、投融资、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与财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以市创投引导基金为抓手,积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投融资配套服务机制,市创投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70%以上投向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低碳等符合杭州市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新兴领域,80%以上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海归创业金融扶持。支持创投机构进一步加大大对海归创业项目投资力度,鼓励我市风投机构合作组建海归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组织风投机构参与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大会、人才项目评审会等,引导银行资本、创投资本、财政资金等各类资本向人才及人才企业集聚,持续推动各类资本支持海归人才创业项目。全面落实《杭州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政策,大力支持我市融资担保机构开发海归人才创业贷产品。推动银行机构加强金融服务供给,扩大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规模,满足海归创业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鼓励开展专利保险试点,推广人才创业保险、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专利侵权保险等险种,进一步扩大创业群体覆盖,延长保障周期,降低创业风险成本。继续抓实抓好数字金融平台优化,丰富平台信用数据,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开展与市直部门助企服务平台合作,拓展平台服务渠道与功能,提高海归创业企业金融服务精准度,提升获得企业信贷水平,数智赋能企业融资;推进企业金融服务,健全完善金融服务制度,积极摸排海外创业企业情况,组织金融顾问针对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开展专项金融服务。
三、关于提升海归人才服务和供给效能
一是搭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打造海归人才回国创新创业首选地,重视发挥在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海外引才作用,积极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发展先行区,集聚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68家重点平台,推进以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加快打造大科学装置群。大力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我市积极拓展引才交流渠道,通过建立杭州海外人才联络处、赴海外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加强与海外社团联系、实施海外人才使者聘用制度等举措,宣传杭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我市对海归人才及项目需求,鼓励海归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杭创新创业。突出市场化引才方式,让企业等市场主体站在海外招才引智的最前列,据统计,杭州市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超90%分布在企业。通过设立“杭州人才日”,办好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创客天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与欧美同学会联合举办中国留学生论坛等活动引育全球各类人才,积极营造海归人才来杭创新创业氛围。我市连续12年入选“魅力城市——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近两年连登三甲。
二是提升对海归人才的服务水平。开展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升级推出“一码六服务 人才杭帮彩”机制,全面完善热线服务、窗口服务、结对服务等六大服务。凭“杭州人才码”可享受涵盖创新创业、出行、文旅、就医等精细化需求的142项服务,覆盖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生、国际人才等各类人才,功能涵盖招引、招聘、认定、服务等人才发展全链条。截至2022年底,办理《杭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2万余人次,办理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开具留学人员养老保险视作缴费、开办企业等各类证明1.3万余人次;协调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相关事项1000多人次。2022年,创新成立“创客同学会”,面向往届创客天下大赛在杭落地项目持有人,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与合作活动,邀请政府机关、领军企业、金融投资、科研机构、双创服务等不同产业发展领域代表参与,进一步帮助海归创业企业获取政策性融资担保等资源,创造合作契机,扫除发展障碍,培育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加速成长。同时,面向全球首发《海归成长手册》,为有意来杭或初到杭的海归人才提供生活、工作和创业指引,并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政策解读。常态化、高频次举办线下招聘活动,线上举办各类云聘会,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为杭州引进大学生、留学人员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定期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申报培训会,提升申报成功率;定期举办“杭州市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专场招聘会”,化解企业“用工难”问题;举办初创企业系列培训,帮助掌握初创企业税务规划及管理、企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举办项目对接会,促进留创项目与区县、风投机构对接。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升海归人才服务水平。精心组织各领域培训,分层次、分领域、多样化开展培训教育,注重精品培训课程建设,帮助海归人才尽快融入我市创新创业环境;同时,重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真正提高全行业整体技能实操水平。持续办好人才座谈会、政策解读会等各类活动,及时为海归人才提供各类政策咨询、项目资源对接信息。做好大数据保障海外人才创业,整合在杭人才项目、创业园区资源、人才评价体系,组建具有人才项目数据网上填报、统计、发布、查询等多功能数据平台,全方位掌握信息,更好地促进政策出台、资源合理配置。针对性推出启动类创业人才、创业精英的“训练营”、培育课程和新型经营管理课程,根据人才创业需求提供输送企业紧缺类人才的招引平台。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