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杭人社提〔2024〕93号
您在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聚焦数字领域人才、打造数字经济高地的建议》(14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经信局、市教育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在培育数字领域人才方面的做法
(一)筑巢引凤,大力引进数字高层次人才。一是落实建站引才。2023年,我市招引博士后1006人,首次突破千人,其中近一半从事数字领域研究。截至目前,我市数字领域在站博士后1057人,博士后工作站114家,为数字技术科研攻关提供强大支撑。二是推动办赛引才。举办首届“大走廊杯”2023中国·杭州博士后科创精英赛,2个数字领域总决赛项目在杭落地。为13个数字领域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开展资助。举办“创客天下”2023年杭州市创新创业大赛,4个数字产业项目进入总决赛。三是加强平台引才。近三年,为我市企事业单位柔性引进64名数字领域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成立数字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产业联盟。支持浙江大华、新华三等7家试点企业开展数字技能人才“一试双证”工作。遴选行业领域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成为数字新职业社会评价组织,进一步扩大数字技能人才评价供给。
(二)强基固本,加强本土数字人才培育。一是做好高层次数字人才培育。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启动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做好人才选拔资助,2023年,数字领域6人入选“西湖明珠”工程特殊支持青年人才、9人入选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1人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8人入选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杭汽轮工业透平、海康威视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首批表彰对象。二是加强创新技术中心建设。深化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做好全国首个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国家试点,建成临平未来智造、萧山信息技术2个省级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深化企业技术中心创建,2024年,全市新认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5家。三是开展培训教育。2023年,围绕汽车装备、人工智能、专精特新企业能力提升等9大专题,举办培训班19期,共计1400余人次参加。近年来,我市中职学校新增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直播电商服务等数字技术专业,为企业输送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数字型人才。
(三)服务保障,强化数字人才工作机制。一是构建工作体系。构建工信经济“1155”工作体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将产业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平台建设、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统筹推进,形成“管行业就要管人才、抓项目就要抓人才”共识。完善产业人才工作组织架构,将人才工作列入经信部门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处室重点考评内容和经信系统考核任务。二是推动人才认定。加快提升人才审核认定效能,高效做好人才审核认定,配合推进人才授权认定,稳步推进第二批高层次人才授权工作,向606家企业新增授权B-E类人才名额3562个,向1800余家企业授权紧缺实用人才(F类)名额12000余个,有效扩大企业人才认定自主权。三是做好服务保障。通过走亲连心三服务、杭帮彩、电话咨询等渠道解答人才申报问题3000余个。组织开展工信领域职称评审,统筹推进工信领域中、高级职称评审,全年评审通过中级以上工程师1500余人,推荐参加省正高级、高级职称评审4800余人。
(四)人尽其才,推动“四链”融合发展。一是试点新职业评价。在全省试点开展区块链、大数据、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新职业评价标准试点,为全省数字技术新职业职称评价提供“杭州经验”。二是推动成果转化。成立全国首个副省级城市博士后科创联盟和杭州博士后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为高层次数字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三是服务共同富裕。组建包含数字领域人才在内的杭州市人才西进“帮帮团”,开展“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建德行”专家服务活动,推动人才西进,助力乡村振兴。四是跟进成果考核。做好2023年“131”人才培养计划综合考评,数字领域85人通过考评。出台软件、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产业政策以及杭州“中国视谷”建设方案,同步提出产业人才培育支持内容。五是加强产研联动。指导大华股份、网易集团、达利中国等重点企业加强与本地院校交流合作,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将持续合力推进数字领域人才引育培养,推动我市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
(一)推动人才引育。一是高质量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职业开展人才培育,每年培育1000名以上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二是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动工作站建设,赋能博士后人才引进,全年计划招引博士后800人以上。三是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加强海内外数字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四是做好高层次人才项目选拔,积极打造数字领域卓越工程师队伍。五是开展“引企入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市属高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高水平发展。
(二)做好培育培养。一是推动蚂蚁集团、阿里巴巴、“芯火”平台开展区块链、大数据、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新职业职称评价试点。二是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到2027年数字高技能人才每年新增万人以上。三是推动深化数字经济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行业证书“一试双证”试点改革,进一步打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行业证书相衔接。四是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企业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五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冠名班”,推广“产业学院”,计划到2027年举办“订单班”“冠名班”超100个。
(三)推动成果转化。一是发挥各类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作用,推动数字领域人才项目落地转化。二是打响人才活动品牌,高水平组织“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和“创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杭州博士后科创精英赛”等系列活动,支持鼓励各类数字人才申报参加我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做好项目的落地指导支持工作。三是指导重点企业加强与本地院校交流合作,推进高校合理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研发符合当前数字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扎实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