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杭人社提〔2024〕97号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富阳3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经信局、市总工会、市教育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赋能、平台搭建、优化服务等举措,支持和鼓励劳动者成长成才,着力打造一支符合区域经济特色的技能人才队伍,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政策服务持续优化。我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人才生态37条”“‘名城工匠’培养生态建设”“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形成了领跑浙江、具有杭州特色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为劳动者技能成长提供途径和空间。
二是平台支撑有效提升。以国际化培训为平台,组织“杭州工匠”出国(境)培训。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带动“大师身边再出大师”,全市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635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52家、市级215家。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加大实训实践力度,目前市公共实训基地累计实训量达500余万人次。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展示技能成才新路径,四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市共取得3金1银2个优胜的好成绩,2013年以来共组织市区两级技能竞赛1660余场,带动岗位练兵超185万人次。以共享资源为平台,成立全国首家工匠学院,发挥人才集聚功能,助力工匠培养。
三是技能评价改革有序推进。支持规上企业备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企业;遴选管理规范、在职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机构成为社会评价组织;推进高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使技能人才向高学历层次覆盖;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可开展自主评价的用人单位764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106家,近2900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并取得技能等级证书。遴选新华三等7家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企业认证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一试双证”试点改革。
四是宣传氛围全面加强。近年来我市持续打造“匠心如琢、百年传承”的高技能人才建设文化宣传品牌,出版《匠心如琢》书籍,摄制《巧手传承匠心》宣传片,利用各类媒体讲好“杭城工匠”故事。杭州工匠学院通过面向全市党员和群众开展“线上+线下”工匠技艺传承活动。劳模工匠和工会干部集中开展“红五月”系列宣讲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每年组织活动不少于100场。每年资助千名以上优秀工会会员学历提升,设立专项资金奖励技能人才。组织“世赛冠军进校园”系列宣讲、专题策划“我为亚运献一技”等活动,持续营造良好氛围。
五是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截至目前,我市有9名高技能人才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2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25人获评“浙江省首席技师”,3人获“钱江技能大奖”,遴选推荐“浙江工匠”228人,遴选推荐“浙江青年工匠”257名;30人获得市政府特殊津贴,189人获评“杭州市首席技师”,遴选60名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拔尖技能人才”和605名“优秀技能人才”。
六是职业教育实力稳步增强。办学实力有增强,杭州技师学院、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入选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入选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培育单位。招生数量有突破,2023年,全市技工院校共招生12530人,比上年增长了45.4%。专业建设有进展,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等4所学校的医药制剂等8个专业入选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12所技工院校新设立了近40个新专业。职业(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实习实训环节大量引入如3D打印、无人机、VR(AR)技术、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一大批现代新兴技术的内容,丰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有推进,全市19所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成立产业学院18个、企业学院57个,开展“订单班”“冠名班”94个,合作企业近1200家。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以加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为总抓手,深入实施杭城工匠培育行动,全面加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高水平建成杭州市域技能型社会。
一是在技能培育平台搭建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加大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力度,优化“政行校企”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一流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探索创新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冠名班”,计划到2027年举办“订单班”“冠名班”超100个,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在优秀技能人才供给体系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差异化培训补贴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需求,抓好技能人才供给,每年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5万人次以上,到2027年,年培养数字高技能人才达万人规模以上。加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育才主体责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推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创新,做精做强“杭州工匠学院”品牌文化。共建政校企公共实训基地,推动我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形成“一个中心、多点布局”的建设体系。
三是在领军选优立体式赛道建设上下功夫。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构建“六位一体”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实施“夺牌提升行动”,力争各项综合性赛事杭州位列全省第一。高标准建设一批竞赛集训基地,到2027年,新建市级竞赛集训基地20个。遴选各类技能人才,培育行业领军团队,持续加大对技能人才获评认定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的力度。
四是在探索“技能创富”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束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问题,推广实施“新八级”制度,打破职业天花板。探索建立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企业观测站,实施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推动“以技提薪”增收创富。鼓励企业建立收益共享机制,实施技能人才技术创新专项奖励、技术成果转让收益分配等激励办法。积极探索“技能共富贷”金融产品,在信贷资金保障上给予技能型企业和技能人才专项优惠。
五是在技能生态建设上下功夫。提升人才成长链与城市产业链、价值链匹配度,涵养“产业聚技能,技能兴产业”的良好生态。探索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健全普惠性人力资本增值机制。推广杭州“就业创业一张图”,构建线上线下“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基础上,联合一流平台媒体举办“校长说技能”等宣传节目。结合世界青年技能日、“926”工匠日等重大活动开展宣传,弘扬工匠精神,共建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的良好生态。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