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我在杭州当冠军④ | 从技校学生到金牌老师,他用热爱和专业走上冠军之路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05-23 10:28

敲击键盘,让代码雕刻未来

操控机床,将钢铁锻造成诗

握紧焊枪,用火花点亮匠心

小灵光特别推出

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冠军专访

记录杭州各行各业里

用精湛技艺创造不凡的追光者

点击播放视频

冠军4.jpg


冠军专访④|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赵喆

他曾是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现在是同学们喜爱的“吉吉老师”,同时还是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电子装接赛项金牌得主。

赵喆与电子技术结缘非常早,家里的机械工坊,使他从小就在设备和零件的环绕中长大,耳濡目染间小赵喆对仪器运行的原理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这种朴素的好奇最终发展成他一生的追求。

冠军4.-1webp.jpg

正在上课的赵喆 (左一)

长大后,他来到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学习电子技术,毕业时选择继续升学,考上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受母校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利他”文化的深刻影响,赵喆选择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教师,做自己学弟学妹们的领路人。“希望能帮助更多学生少走弯路”——这是他对教师身份最朴素的理解。

去年备战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冲刺期间,恰好遇到妻子临产,又正好是学校期中考试的日子,赵喆作为学院教学干事,考试筹备、试卷打印都需要他。教学、竞赛、行政……每一面都要全力以赴。

冠军4.-2webp.jpg

赵喆的课堂

“那段时间,白天忙学校里的事、带班,晚上练习到深夜。家人和学校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包容,父母亲、岳父岳母都来帮忙,学校也帮忙调课,安排教练组辅导。他们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

赛场上考察的知识点并不算特别刁钻和深奥,但是题型千变万化,对选手掌握的知识面是很大的挑战,一旦某一个环节解不出来,后边都没法继续。“所以不管赛前怎么准备,总觉得不够。后来才知道全部近50支队伍,只有不到10支队伍能够成功完赛。”赵喆谦虚地说,“运气好。”

赵喆自己是浙江省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工业“操作技术能手”,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所以他在教学上非常重视“学以致用”。“只有亲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技术原理。”因为年纪与学生相差不大,平时又与学生相处的十分融洽,在学生面前,赵喆是他们的老师也是朋友,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吉吉老师”。

他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以小型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将传感器、单片机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学生从电路设计到代码调试全程参与,和实际生产工作紧密对接。一名学生完成温湿度监控系统后感叹:“原来课本上的知识真的能解决现实问题!”

冠军4.-3.jpg

正在讲课的赵喆

电子技术是智能化、自动化时代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角色,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对技能人才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赵喆也在不断鞭策自己。“自己懂和教会学生是两回事,让枯燥的知识‘活’起来,学生才能记得住、用得上。这方面我做老师也才2年,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不管是当‘学生’还是当‘老师’,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多面手。”这是赵喆想对学生说的话,也是他自己的心声。

磨炼技能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与侥幸

只有深夜的灯光、千万次的淬炼

以及“差一点就是差很多”的执着

我们相信

每一份荣耀背后

都是滚烫的热爱与执着的坚守

每一次金牌闪耀

都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愿这些故事如星火

照亮更多人追逐梦想的前路——

因为时代答卷,从来都由一双双专注的手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