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7月11日,由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杭州工匠学院)与杭州市医保局合作举办的杭州长期照护师培训班正式开班。作为杭州市首批入选的四家长期照护培训机构之一,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杭州工匠学院)此次与市医保局联手,是杭州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长期护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杭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实践层面的深化和完善。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日益增加,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也愈发迫切。为提高长期照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培养一批专业、规范的长期照护师队伍成为当务之急。本次培训,正是杭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见效的具体行动。
本次培训班为期6天,共计48课时,吸引了来自富阳、临安、桐庐等杭州各区县市定点长护服务机构的90名护理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内容围绕“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应急处置、功能维护”四大核心模块,采用“理论教学+现场实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培训规范、系统、标准。课程设置全面覆盖了照护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为卧床老人喂食时需将床头抬高30至45度,每口喂食量不超过3汤匙且需确认完全吞咽后再喂下一口”等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喂食照护规范,到穿脱衣物、鞋袜的规范操作流程,再到应急处理、功能维护等专业技能,为学员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
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杭州工匠学院)依托专业师资团队,以国家统编教材为指导,同步结合杭州市长期护理服务项目清单,为学员打造标准化培训体系。尽管不少学员已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照护经验,但对照长期照护师的职业标准,在应急处置的规范性、人文关怀的精细化等方面仍存在技术短板,亟待通过系统培训实现能力跃升。“我们希望通过这轮培训,帮助学员精准补位专业知识与技能,推动照护服务从‘经验型’向‘标准型’转变,最终让每一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更专业、更暖心的照护服务。”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杭州工匠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杭州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照护师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的关键一环,加强长期照护师的培训和队伍建设,对于提高长期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参保人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培训班的开班,是杭州市医保与人社部门共同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的重要举措。今后,将持续深化培训体系建设,推动长期照护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开展,不断提升长期照护服务水平,让更多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受益。
培训结束后,学员将参加浙江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此次杭州首批长期照护师培训班的开班,为杭州市长期护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